3月24日,南海區區長王勇帶隊到九江鎮人字水電排站、人字水(船)閘、真君廟險段等地開展汛前安全檢查。
王勇一行每到一處都詳細檢查、了解九江鎮防汛排澇設備的儲備情況和功能性能。據介紹,人字水電排站于2007年重建,重建后使九江鎮的原有排澇能力達到10年一遇24小時暴雨1.5天排干排澇標準,近年來九江均未出現較大的內澇災害。
南海區區長王勇一行在人字水電排站檢查九江鎮防汛排澇設備的儲備情況和功能性能。
而人字水(船)閘原是華南第一個船閘,但建成后使用了40多年,前閘身出現裂縫并有滲漏,閘身老化,船室兩側護坡出現塌坡,上世紀90年代重建后,大大提升了防洪能力。
九江鎮人字水灌溉電排站工程已于2009年底完工,三臺機組正常投入運行,引北江水入內河涌,排澇能力達到10年一遇24小時暴雨1.5天排干排澇標準,有效改善內河涌水質,提升水環境,達到“水清岸綠”內河涌整治目標要求,效益明顯。
南海區區長王勇在北江外灘堤圍現場部署防汛工作。
在九江鎮真君廟險段,王勇詳細詢問了真君廟險段整治項目和工程除險加固情況。九江鎮三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九江鎮歷年來多次在外江進行拋石護坡護腳、加固丁壩,以進一步加固岸坡的穩定,消減江水對堤圍外坡的沖刷和淘蝕;堤內二級戧堤建設,加大該堤段的堤身斷面,鞏固堤身穩定,確保防洪安全。
南海區區長王勇檢查、了解真君廟險段防汛措施。
王勇強調,汛期臨近要從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高度,強化值班值守嚴格落實防汛責任;加強堤圍險段和水利設施的巡查,并對堤圍險段背水坡腳魚塘進行填塘整治,提升防洪能力;落實做好防汛應急演練,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全力做好汛前防汛工作。
文/圖 珠江時報全媒體記者 何萬里 通訊員 劉穎君
(編輯:歐肖鈺)